追光

  • 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处理,因为涉及到操作系统版本、硬件配置,软件兼容性等。我在mac上使用PFtrack和3DE目前都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不过以前也在Win10上使用过PFtrack2017:

    1、PFTrack 强依赖 OpenGL,某些新版驱动(尤其是 NVIDIA)可能不兼容。
    进入设备管理器 → 显卡 → 卸载当前驱动 → 安装一个稍旧的稳定版本(例如 2022 年的版本

    2、强制启用兼容性 OpenGL 模式
    在 PFTrack 的快捷方式上右键 → 属性 → 在 “目标” 后添加:
    --opengl legacy
    或者试试
    --disable-glcontext

    3. 删除 PFTrack 的配置缓存文件<…[查看更多]

  • 追光 发布了新的动态评论 3天, 22小时 前

    手持移动的话:使用复合跟踪即可。
    1、使用mask排除追踪物体,然后通过环境反求出摄影机运动。
    2、仅仅手工标记追踪三维物体。求出物体运动轨迹
    3、进行复合运算,即可将复合运动计算到同一个场景。
    3DE和PFtrack,都具有这样的反求解算能力。可以通过标签将社区内帖子调取出来。
    https://www.newvfx.com/forums/topic-tag/3dequalizer

  • 在拍摄之前进行实景测量得到的,所以在VFX的场景里面场记的作用非常重要,需要记录下现场各个镜头的主要情况,还有拍摄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做记录,VFX制作而言,许多拍摄的标点都是根据现场来制作追踪点阵的,这些点阵的距离是预先安排好的。

    这俩篇文章推荐看一下

    【绿幕拍摄追踪】影视级绿幕追踪标记球制作流程【图文详解】

    视觉特效导演必备技能 | VFX技术与创作

  • 《二泉映月》是“阿炳”华彦钧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在首次听到闵惠演奏的这首乐曲时称其为“需要跪下来听”的音乐。

    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的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

    作品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1950年 9月2日 无锡三圣阁,当晚在录音现场的共有八个人:阿炳、阿炳的爱人董催弟、杨荫浏、曹安和、无锡祝世匡、黎松寿、曹志伟(黎松寿爱人)、曹培灵(黎松寿岳父)

    当时使用的钢丝录…

    [查看更多]

  • 从蓝调到嘻哈,从猫王到K-POP,每一次风格的更迭都映射着社会的变迁,承载着群体的身份认同,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演化。它见证了青年文化的崛起、种族与性别议题的推进,也借由广播、电视、流媒体等媒介走入全球每一个角落。

    流行音乐是时代的节拍器,也是文化变迁最直接的声音表达。

    从20世纪初的蓝调低吟开始,这一脉音乐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了整个世界。它从非裔美国人的生活经验中诞生,逐渐演变为爵士的即兴自由、摇滚的能量爆发、流行工业的黄金年代、嘻哈的文化反叛,直至今日流媒体时代下的全球化浪潮。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旋律与节奏的历史,更是一场社会变革、身份认同与技术演进交织的音乐进化史,从不只是旋律与节奏的组合,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时代的声音记录者。

    这一部分非常重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多…[查看更多]

  • 第一部分:现代艺术音乐(1900至今)

    以下是现代音乐在学院派音乐中的发展进程,涵盖其历史进程、代表人物、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这一时期不仅塑造了20世纪的“现代音乐语言”,也为后来的跨界音乐、电影配乐、当代艺术提供了强大支撑。

    🎨 一、印象主义音乐(约18901910)

    代表人物: 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风格特点:
    音乐语言由浪漫主义转向更自由的色彩和氛围表达;
    弱化传统功能和声,用“和弦色彩”营造情绪;
    常用五声音阶、全音阶、不协和音程;
    节奏松散、结构模糊,强调瞬时感觉。

    代表作品: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映像集…[查看更多]

  • 一提到现代音乐,总让人迷惑,这种也是、那种也是,怎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异?为什么进入音乐院校所学的又和想象中认为的、能经常听到的音乐如此不同?进入近现代后,音乐的发展进程也从原先的古典时期进入了分化,随着生产技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原先并非主流的民间音乐、技术音乐也进入了大众视野,并得到广泛传播,随着大众权利的逐步解放,市场化的高速推进,音乐评价体系也分化出来,并在这三种主要的轨迹上齐头并进发展。而大多数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核心仍遵循古典音乐的体系,毫无疑问,古典音乐在音乐理论、音乐的整个体系化进程中起着基石的作用。

    现代音乐不仅仅是旋律与节奏的组合,它更是一种文化的缩影、伴随着技术的演进与人类情感的表达。这里我们将通过多轨结构 的方式,穿越百年音乐发展史,从早期录音技术的诞生,到摇滚、…[查看更多]

  • 混响的物理与数学原理详解

    🎵 混响是声音在空间内多次反射并衰减的现象,是营造音频空间感和自然感的重要元素。

    物理本质

    • 声音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传播,遇到墙壁、地面、天花板等表面产生反射。
    • 初级反射(Early Reflections):最先到达耳朵的几次较强反射,帮助感知空间大小。
    • 混响尾声(Reverberation Tail):大量次级反射叠加形成的持续衰减声音,赋予空间“丰满感”。

    数学模型描述

    🔍 混响可看作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空间对声音的作用由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IR)描述。

    • 输入声音信号为
    • 空间脉冲响应为
    • 输出声音为两者的卷积:

    [查看更多]

  • Ableton Live 实用快捷键整理与说明(Mac/Windows)

    • ⌥ Option + |(竖线)
      将当前片段(Clip)边界对齐到最近的定位点(Locator),适合整理时间轴或构建 Loop Structure。
    • ⌃ Ctrl + |
      快速将当前片段的长度缩放为整整一个小节(1 Bar),通常用于 Loop 的初步整形。
    • ⌥ Option + ↩ Enter
      光标跳转到当前片段尾部,适用于快速结束编辑或准备添加新内容。
    • Fn + ⌥ Option + ← / →
      快速将时间线光标跳转到片段起点(←)或片段终点(→),高效定位长 Clip。

    [查看更多]

  • 追光 发布了新的动态评论 1个月, 1周 前

    可以使用首页右侧的:NewVFX-Ai边测试边反馈,是正在学习社区内专业知识的一个Rag。

  • 故事要从 1990 年代末说起。Robert Henke(Monolake)是位德国电子音乐人,在柏林地下俱乐部演出时,经常要用硬件合成器 + 鼓机 + CD 机 + 拖线板 + 控制器 混合进行现场演出。

    某次演出中,他正打算切换一个 Loop,但因为 DAW 只支持线性播放+载入太慢,完全无法实现他想要的即时触发结构。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按下一个键,音乐就能按预定的节拍开始:

    “我不想像个工程师一样‘提前安排音乐’,
    我要的是一个能跟我‘一起玩’的系统。”

    于是,他和 Gerhard Behles(也来自 Mo…[查看更多]

  • Gate 是一种动态处理工具,用于控制信号的通过与否:当输入音量高于某个阈值时,声音通过;低于则被“关掉”或衰减。常用于:消除麦克风背景噪音;让鼓或人声“更干净”;创建节奏性切割效果(尤其结合 sidechain)。

    「科学基础」音频压缩器的四种变体运行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 插件界面总览

    音频压缩器的数学表达式算法详解

    加载位置:Audio Effects > Dynamics > Gate
    插件主界面包含 6 个核心参数:

    参数名[查看更多]

  • 以下是针对 Ableton Live(特别是 Live 11 / 12)中所有默认的 🎹 “单个按键”快捷键 的系统整理(不含 Cmd、Shift、Ctrl 等组合键)。些单键快捷键是速度流用户常用的,适合你映射 MIDI 控制器或修改系统键盘行为(如用Y 启动录音)。

    Ableton Live 键盘快捷键汇总 Win/Mac

    快捷键

    功能名称

    说明

    A

    自动化模式开关

    显示/隐藏所有轨道的自动化

    B

    启用“铅笔工具”

    画 MIDI 或自动化曲线…[查看更多]

  • 追光 发布了新的动态评论 1个月, 2周 前

    有.在init.py中添加NukeFileBrowser路径吗?一定要确保路径正确,不然无法识别到。

    不仅仅需要将文件放到预定位置,还需要在代码里面定义路径。在正确定义路径的情况下,放到任意文件夹都可以识别到。

  • AUv2、AUv3 和 VST3 插件格式的详细介绍,涵盖其架构背景、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与 DAW(如 Ableton Live)的适配性,便于清晰理解它们的区别与定位。

    若重视系统原生稳定性:使用 AUv2是不错选择(目前依然可靠),AUv2 是 macOS 自带的音频插件架构,深度集成 CoreAudio 和 CoreMIDI。没有额外的转换或桥接层 → 插件加载快、资源占用低。Apple 优化了 AU 插件在内存、线程调用、延迟补偿等方面的运行方式。

    AUv2 插件接口更封闭、规范,导致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 Apple 的编程模式。这使得 AU 插件在使用中比部分 VST(特别是跨平台兼容的)更少出错。

    测试项

    A…[查看更多]

  • 🔧 Ableton Live的MIDI编辑器中的 变换工具(Transformations)

    这些工具位于 MIDI Clip 编辑器的“Transformations”标签下,用于对现有的 MIDI 内容进行变换和润色,通过充分利用 Ableton Live 12 中的 MIDI 生成与变换工具,您可以大大提升创作效率,激发无限的音乐灵感。

    1. Arpeggiate(琶音化)
    功能:将选定的音符转换为琶音模式,支持多种风格和参数设置。
    用途:为和弦添加琶音效果,增强旋律的动感。
    提示:调整 Steps 和 Distance 参数,探索不同的琶音走向。

    2. Strum(扫弦模拟)
    功能:模拟吉他扫…[查看更多]

  • 灵感不是等来的,它是生成的:开启 Ableton Live 12 的 MIDI 创作新时代。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最艰难的步骤往往是第一步:从空白到音符,从沉默到旋律。在 Ableton Live 12 中,全新升级的 MIDI 生成工具(Generators) 为制作人提供了一把“灵感之钥”——不再依赖随机点击或疲惫试音,而是借助算法与参数、几何与节奏,将抽象的音乐想法具象为可编辑、可变形的旋律、节奏与和弦。

    这些工具不仅是“生成器”,也是构思的催化剂,是制作人与作品之间的一道光。无论想生成一个灵动的旋律种子、一段复杂的 p…

    [查看更多]

  • Simpler 是 Ableton Live 自带的轻量级采样器,广泛用于快速加载音频、演奏采样、调制声音和创建切片(Slice)效果。它集成度高,界面直观,是鼓点重构、采样再设计和演奏切片音色的强大工具。

    Simpler 是 Ableton 中最直观的创意采样工具之一。掌握其基础操作后,通过多种切片方法 + MIDI 演奏组合,能极大扩展已有素材的表现力。

    📂 如何加载音频到 Simpler

    • 方法一:将任意音频拖拽到 Simpler 中(MIDI 轨上加载一个空 Simpler)
    • 方法二:右键音频剪辑,选择 “Convert to New MIDI Track” → “Slice to Simple…

    [查看更多]

  • 📊 Ableton Live 电平单位解释(dBFS)

    dBFS(Decibels Full Scale)是一种以“数字最大可能电平”为参考点的单位系统:

    • 0 dBFS 表示数字系统中最大不失真音量,再高就会削波(Clipping)
    • 所有电平都以负值表示,例如 -6 dBFS、-12 dBFS
    • -∞ dBFS 代表完全静音

    📈 Ableton 的电平表怎么看?

    在 Mixer 或轨道音量槽中看到的绿色条形电平,就是以 dBFS 显示的:

    • 顶部显示的是峰值(Peak)
    • 横条表示当前音频信号的强度

    Ableton 没有内建 RMS 显示器(除非使用外部插件),所以你看到的默认值是 **瞬时峰值电平**。

    🎧…[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