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师必读】DaVinci Resolve:调色是什么?
› VFX大学 › DaVinci Resolve达芬奇调色 › 【调色师必读】DaVinci Resolve:调色是什么?
标签: DaVinci resolve, 后期调色, 调色, 达芬奇
- 作者帖子
- 2017-01-09 - 11:03 #13591
南小蝶参与者除了国内的电视剧之外,普遍电影和西方电视剧,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画面和在拍摄时的“模样”是很不同的,当然现在电视剧的规格也上来了,比如《琅琊榜》《伪装者》等良心好剧,色调也直逼电影。和硬照摄影一样,无论是菲林或是数码年代,被感光元件撷取了的影像都必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会成为你手上的照片的成像。菲林年代是依靠化学物质再加一些基础电脑调较,而数码年代则完全经电脑处理。
一般来说,录像素材可分为Raw与非Raw的格式,原理跟jpg跟Raw一样,所以不作详细解释了。接下来简述的流程都可以套用在这两者身上,不过Raw的处理空间就比较大。
现场拍摄时的处理
进入后期调色之前,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其实有一系列措施去令到同一场景下的观感一致,例如灯光、尽量同型号的摄录机、同一批或相差不远的镜头、统一人面的光比之类。这些有助后期调色时,容易平衡同一个场景的镜头,避免像两个场景一样。
Color Correction
经过剪接和内容确定后,就可以进入调色的步骤。调色的第一步就是统一相同场景内不同镜头的“基本效果”(明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虽然我们在现场已经有很多措施去尽量令画面一致,但始终因不同镜头、不同物距和因应不同角度的物件而微调的灯光等因素影响,所以最后得出的画面是不可能绝对一致的。这个步骤就是“Color Correction”。
Color Grading
在每个场景中不同镜头统一只是第一步,而因应场口应有的情感,去赋予它一个“Look and Feel”就是“Color Grading”。以剧情片为例,通常一部作品都不止一个场口,不能一幕像“王家卫”、一幕像“那些年”、一幕像“英雄”,所以虽然幕与幕之间可能有不同的情感,但是也要有一些元素(mirco contrast/macro contrast)去令人感到它是“统一”的。
先做“Color Correction”再做“Color Grading”的原因是因为可以省却很多不必要的功夫。“Look and feel”是每一个场口要有它的特殊色彩表现,例如冷调、暖调、怀旧色彩等。如果导演、摄影师想改变一场戏的颜色表现,就可以直接整场戏去调整。所以如果不先作整场戏的色彩平衡和修正,每个镜头所花的功夫就会多很多了。
以下是一些before and after的例子,可以看到调色对画面的影响:
跟硬照摄影一样,调色只是画龙点睛的一步,但先决条件是你要有一条龙。一个画面的美学绝对不只靠后期电脑调色就有,而是透过导演的想法、摄影师的执行和风格、灯光的布置/采光技巧、美术设计和演员的表现,所以对于轻视前期和现场拍摄、并经常认为调色一环能创造世界的尊贵的客户来说,以上都是火星文。
- 作者帖子
- 在下方一键注册,登录后就可以回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