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于:【3DEqualizer】摄像机反求镜头模型库 Science-D-Visions
› VFX大学 › PFtrack,3DEqualizer,Mocha摄像机追踪 › 【3DEqualizer】摄像机反求镜头模型库 Science-D-Visions › 回复于:【3DEqualizer】摄像机反求镜头模型库 Science-D-Visions

yutianyuxin
@lemons1222
3DE官网有相关现成的lens TXT数据,勤劳的@追光同学已提供。但是这些数据仅限于某个特定的硬件组合以及特定的拍摄模式下。之所以提供这些,是因为该数据是影视拍摄常用的大概率拍摄模式,所以可以大概率使用。我举得基于不同拍摄模式下的例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但大家明白其中原理即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嘛。
@追光
基于3DE的undistortion源算法其实在官网和托管网站上是可以找到的。但是我们的大环境并不具备足够的成本和条件去搭建和运算。好在我们有Python大法,在完全了解其原理后可以通过各自换算,从而实现不同filmback模式下的无缝衔接。
多说一点,很多时候需要在现场拍摄畸变网格图。有一个技巧可以引用一下。
比如arri_alexa_sxt相机,我们可以从arri官网得知如下数据:
6:9 Mode
3840 x 2160 4K UHD 26.40 mm x 14.85 mm (1.039 in x 0.585 in)
3200 x 1800 3.2K 26.40 mm x 14.85 mm (1.039 in x 0.585 in)
3168 x 1782 3.2K 26.14 mm x 14.70 mm (1.029 in x 0.579 in)
2880 x 1620 2.8K 23.76 mm x 13.37 mm (0.935 in x 0.526 in)
2048 x 1152 2K 23.76 mm x 13.37 mm (0.935 in x 0.526 in)
1920 x 1080 HD 23.76 mm x 13.37 mm (0.935 in x 0.526 in)
其中有好几项是完全等比例变化的,即相同感光底片范围下单纯的增加分辨率,该选项可以忽略(比如第1/2项相同,以以及第4/5/6项相同)。
而传统拍摄模式应用最多的是
2880 x 1620 2.8K 23.76 mm x 13.37 mm (0.935 in x 0.526 in)
2048 x 1152 2K 23.76 mm x 13.37 mm (0.935 in x 0.526 in)
如果当前项目刚好应用的是第4或5项,我们在采集完当前模式的undistort数据后,尽量采集第1/2项数据,它是当前模式下最完整的选项。有了最完整的那套数据,我们完全可以在合成软件里通过filmback换算crop裁剪出剩余所有选项的底图,进而在3DE或其它undistortion工具中各自计算对应的distortion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