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于:【影视拍摄】影视拍摄中镜头的 推 拉 摇 移 技巧作用及原理详解

VFX大学 拍电影-拍摄经验分享社区 【影视拍摄】影视拍摄中镜头的 推 拉 摇 移 技巧作用及原理详解 回复于:【影视拍摄】影视拍摄中镜头的 推 拉 摇 移 技巧作用及原理详解

#36830

橘子茜茜
参与者

三、摇镜头

摇镜头拍摄技巧是法国摄影师狄克逊在1896年首创的拍摄技巧,是根据人的视觉习惯加以发挥。

摇也称摇摄、摇镜头,是摄影机机位固定,机身借助三角架的云台或人体作上下、左右、斜线、曲线、半圆、360度等各种形式的摇拍,用于表示人物处在静止位置,只作身体、头部、眼球转动时的主观视觉的拍摄效果,或者向观众渐次展现场景的拍摄效果。摇摄有水平摇、垂直摇、斜摇、不规则摇、环摇、主观摇、客观摇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摇镜头包含着不同的画面语汇.具有各自的表现意义。

摇摄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因此它可以突破电视画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放大视野,包容了更多的视觉信息。

摇摄多侧重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地形地貌,展示更为开阔的视觉背景,它具有大景别的功能又比固定画面的远景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在表现山群、草原、沙漠、海洋等宽广深远的场面时有其独特的表现力。由于它扩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对于较为宽广的物体,如跨江大桥、拦河大坝等横线条景物用横摇,而对于较高耸的被摄体如摩天大楼、电视发射塔等纵线条景物则用垂直摇摄.能够完整而连续地层现其全貌。正是摇镜头的运动的扩张把被摄体的全貌、形状表现出来,形成壮观雄伟的气势。而对于有些被摄体如长幅会标、旗杆等,可根据物体特征而运用较小的景别,让物体充满画面,将无意义的部分排除在画面之外,达到用小景别出大效果的目的。

摇摄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的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也可通过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摄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如果表现3个或3个以上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把几个主体串连起来。

摇摄除了通过镜头摇动使两个物体建立某种联系外,还可通过摇出后面的物体对前面的物体的进一步说明来规范观众的思路。比如在电影《茜茜公主》中,上校跟踪偷偷跑出旅馆的女主角,发现她走进一幢建筑物.这时镜头摇到建筑物门口,画面出现“电报房”的门牌,这就通过视觉形象明白地告诉观众,后续场景发生的地点就在“电报房”中。

摇镜头还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比如我们在观看上海大师杯网球邀请赛时,经常可以看到当运动员奔跑时,镜头就会随着他奔跑的方向摇动,而在观看足球比赛电视转播的时候则会发现镜头会随着足球运行的方向摇动。

另外,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摄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以强化人们对这个事物的印象,形成一种数量和情绪的积累效果。

拍摄摇镜头时,镜头的运动速度一定要均匀,过慢或过快的摇镜头拍摄出的画面都会使人看得不舒服。因此,无论我们使用肩扛或手持的方式摇镜头都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先将身体朝向落幅方向,然后将身体转回(此时脚不动)到起幅位置开始摇摄,中途身体均匀地朝落幅方向转动。感觉身体就像上了弦的发条,先紧后松,越来越舒服,从而可以较好地控制摇速和落幅的构图。举个例子,拍摄一个人从你面前跑过去的镜头时,建议先屏住一口气,把数码摄像机用两手握稳,镜头一开始顺着他跑来的方向保持不动,等到他经过身边的时候镜头跟摇,一直等到他跑过之后再顺着他跑去的方向停止不动.待镜头完成后再呼出气,从而完成一个摇镜头的拍摄。在一些专业类的院校里教师都会指导学生如此做,对于初学者来说也确实管用,不妨一试。而一般来说,专业人士都会使用三脚架来完成摇镜头的拍摄,如果配有液压云台或是再高档一些的云台则更好(这样的拍摄会比用手要来得稳定,而且感觉十分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