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 4D
@CINEMA 4D
9个月, 3周 前在线-
混响的物理与数学原理详解
🎵 混响是声音在空间内多次反射并衰减的现象,是营造音频空间感和自然感的重要元素。
物理本质
- 声音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传播,遇到墙壁、地面、天花板等表面产生反射。
- 初级反射(Early Reflections):最先到达耳朵的几次较强反射,帮助感知空间大小。
- 混响尾声(Reverberation Tail):大量次级反射叠加形成的持续衰减声音,赋予空间“丰满感”。
数学模型描述
🔍 混响可看作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空间对声音的作用由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IR)描述。
- 输入声音信号为
- 空间脉冲响应为
- 输出声音为两者的卷积:
-
新完成了SSO用户系统的开发与测试,目前可提供SSO登录模式,方便跨站同步,管理。专门用于开发维护的站点已经上线。Ai在开发方面的能力已经近似于专业人员,因此专门做了一个开发相关的站点,用于代码分享,云工具的共创。
-
Ableton Live 实用快捷键整理与说明(Mac/Windows)
- ⌥ Option + |(竖线)
将当前片段(Clip)边界对齐到最近的定位点(Locator),适合整理时间轴或构建 Loop Structure。 - ⌃ Ctrl + |
快速将当前片段的长度缩放为整整一个小节(1 Bar),通常用于 Loop 的初步整形。
- ⌥ Option + ↩ Enter
光标跳转到当前片段尾部,适用于快速结束编辑或准备添加新内容。 - Fn + ⌥ Option + ← / →
快速将时间线光标跳转到片段起点(←)或片段终点(→),高效定位长 Clip。
- ⌥ Option + |(竖线)
-
NewVFX 在版块 NewVFX社区发布台 中回复了话题 《NewVFX架构说明及历程》不敢自满但无比自信 1个月, 2周 前
近期发现问题:因为注册流程存在的问题和bug导致5000多名注册用户未能激活。
2025年5月18日:从整体上重新优化新用户注册机制和流程;1、重新制作了注册页面的排版样式,使其更直观。2、优化了注册提示与流程,让其更简单。3、新增了个人信息是否公开的选项(默认为仅个人可见)。4、完全重构了注册、登录的逻辑。5、用户点击激活链接,激活后无需再次输入账号密码登录,会直接自动登录并进入个人修改头像页面。
-
故事要从 1990 年代末说起。Robert Henke(Monolake)是位德国电子音乐人,在柏林地下俱乐部演出时,经常要用硬件合成器 + 鼓机 + CD 机 + 拖线板 + 控制器 混合进行现场演出。
某次演出中,他正打算切换一个 Loop,但因为 DAW 只支持线性播放+载入太慢,完全无法实现他想要的即时触发结构。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按下一个键,音乐就能按预定的节拍开始:“我不想像个工程师一样‘提前安排音乐’,
我要的是一个能跟我‘一起玩’的系统。”于是,他和 Gerhard Behles(也来自 Mo…[查看更多]
-
-
Gate 是一种动态处理工具,用于控制信号的通过与否:当输入音量高于某个阈值时,声音通过;低于则被“关掉”或衰减。常用于:消除麦克风背景噪音;让鼓或人声“更干净”;创建节奏性切割效果(尤其结合 sidechain)。
📦 插件界面总览
加载位置:Audio Effects > Dynamics > Gate
插件主界面包含 6 个核心参数:参数名…[查看更多]
-
以下是针对 Ableton Live(特别是 Live 11 / 12)中所有默认的 🎹 “单个按键”快捷键 的系统整理(不含 Cmd、Shift、Ctrl 等组合键)。些单键快捷键是速度流用户常用的,适合你映射 MIDI 控制器或修改系统键盘行为(如用Y 启动录音)。
快捷键
功能名称
说明
A
自动化模式开关
显示/隐藏所有轨道的自动化
B
启用“铅笔工具”
画 MIDI 或自动化曲线…[查看更多]
-
AUv2、AUv3 和 VST3 插件格式的详细介绍,涵盖其架构背景、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与 DAW(如 Ableton Live)的适配性,便于清晰理解它们的区别与定位。
若重视系统原生稳定性:使用 AUv2是不错选择(目前依然可靠),AUv2 是 macOS 自带的音频插件架构,深度集成 CoreAudio 和 CoreMIDI。没有额外的转换或桥接层 → 插件加载快、资源占用低。Apple 优化了 AU 插件在内存、线程调用、延迟补偿等方面的运行方式。
AUv2 插件接口更封闭、规范,导致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 Apple 的编程模式。这使得 AU 插件在使用中比部分 VST(特别是跨平台兼容的)更少出错。
测试项
A…[查看更多]
-
🔧 Ableton Live的MIDI编辑器中的 变换工具(Transformations)
这些工具位于 MIDI Clip 编辑器的“Transformations”标签下,用于对现有的 MIDI 内容进行变换和润色,通过充分利用 Ableton Live 12 中的 MIDI 生成与变换工具,您可以大大提升创作效率,激发无限的音乐灵感。
1. Arpeggiate(琶音化)
功能:将选定的音符转换为琶音模式,支持多种风格和参数设置。
用途:为和弦添加琶音效果,增强旋律的动感。
提示:调整 Steps 和 Distance 参数,探索不同的琶音走向。2. Strum(扫弦模拟)
功能:模拟吉他扫…[查看更多] -
灵感不是等来的,它是生成的:开启 Ableton Live 12 的 MIDI 创作新时代。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最艰难的步骤往往是第一步:从空白到音符,从沉默到旋律。在 Ableton Live 12 中,全新升级的 MIDI 生成工具(Generators) 为制作人提供了一把“灵感之钥”——不再依赖随机点击或疲惫试音,而是借助算法与参数、几何与节奏,将抽象的音乐想法具象为可编辑、可变形的旋律、节奏与和弦。
这些工具不仅是“生成器”,也是构思的催化剂,是制作人与作品之间的一道光。无论想生成一个灵动的旋律种子、一段复杂的 p…
-
Simpler 是 Ableton Live 自带的轻量级采样器,广泛用于快速加载音频、演奏采样、调制声音和创建切片(Slice)效果。它集成度高,界面直观,是鼓点重构、采样再设计和演奏切片音色的强大工具。
Simpler 是 Ableton 中最直观的创意采样工具之一。掌握其基础操作后,通过多种切片方法 + MIDI 演奏组合,能极大扩展已有素材的表现力。
📂 如何加载音频到 Simpler
- 方法一:将任意音频拖拽到 Simpler 中(MIDI 轨上加载一个空 Simpler)
- 方法二:右键音频剪辑,选择 “Convert to New MIDI Track” → “Slice to Simple…
-
📊 Ableton Live 电平单位解释(dBFS)
dBFS(Decibels Full Scale)是一种以“数字最大可能电平”为参考点的单位系统:
- 0 dBFS 表示数字系统中最大不失真音量,再高就会削波(Clipping)
- 所有电平都以负值表示,例如 -6 dBFS、-12 dBFS
- -∞ dBFS 代表完全静音
📈 Ableton 的电平表怎么看?
在 Mixer 或轨道音量槽中看到的绿色条形电平,就是以 dBFS 显示的:
- 顶部显示的是峰值(Peak)
- 横条表示当前音频信号的强度
Ableton 没有内建 RMS 显示器(除非使用外部插件),所以你看到的默认值是 **瞬时峰值电平**。
🎧…[查看更多]
-
这个选项在MLV的Raw视频中没有设置的必要性,因为Raw视频是基于Cmos的原始数据采集压缩,已经是最底层的原始影像数据压缩了,可达到14Bit精度,这在影像数据中已经是非常极限的数据量了。
稳定以及对焦设备、电动、限位这方面建议上统一品牌、统一操作流程的,不建议拼装。我走过拼装路线,最终花销远超统一购买的。这个差价太大了,建议还是量力而行,可以咸鱼上淘,或许会有惊喜。
-
🎯 什么是 Driver Error Compensation?
Driver Error Compensation 是用来修正音频接口报告的延迟与实际延迟不一致造成的**录音偏移问题**。它让 Ableton 将录制的音频**自动对齐到正确时间点**,解决因硬件驱动误差造成的时间漂移。
⚠️ 哪些情况需要设置 Driver Error Compensation?
- 、你发现录下的音频总是提前或滞后于实际表演时间
- 你使用的是一些非主流或延迟不稳定的音频接口(特别是老旧设备)
- 在低缓冲设置下录音对不准(例如 64 buffer,实际录音偏差)
<…
-
在音乐制作中,录音阶段的音质控制直接决定了后期混音的上限。无论你是录制人声、乐器、合成器,还是现场演出采样,合理的输入电平与监听处理链设计都是获取清晰、自然、无失真的音频素材的关键。许多初学者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电平“推到红线”以为这样会更饱满,实则容易造成削波失真,甚至彻底毁掉珍贵的录音素材。
控制好录音电平,是获得高质量音频的基础。保持平均在 -18 dBFS 附近,避免峰值超过 -6 dBFS,是数字音频中公认的“黄金区间”。合理利用监听压缩与 EQ,不影响素材本身,又能提升录音效率与声音表现。录音宁静、干净、留白,才是你后期音质自由度的保障。
在使用 DAW(如 Ableton Live)进行录音时,如何判断并设置理想的录音电平范围(如平均 -18 dBFS,峰值不超…[查看更多]
-
我的5D2、5D3都没有这个选项。启用MLV时候就是使用了原始信号采集编码的模式。
-
MIDI 编辑是编曲和节奏构建的核心功能,Ableton 提供了丰富的快捷方式与精准控制方式。Warp 模式则用于音频时间拉伸与音高控制,也是混音与重构采样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 MIDI 编辑技巧与 Warp 模式切换,能显著提升创作效率与素材掌控力。Velocity、量化与复制等快捷方式能快速构建鼓线与旋律,而 Warp 模式则是采样再设计、节奏重建与时间适配的关键利器。
🧠 1. MIDI 音符控制与操作
- Cmd + 拖动:调整选中音符的 Velocity(力度)
- Alt + 拖动:复制音符(保留原音符)
- Cmd + U:执行量化操作,将音符对齐网格
- Shift + Cmd + U:打开量化设置窗口
在量化设置中可选…[查看更多]
-
Ableton Live 的自动化功能是动态控制效果器、音量、声像、参数变化的关键工具。在 Session 和 Arrangement 模式下,自动化的录制和编辑方式略有不同。本篇将介绍录制方式、参数识别、编辑技巧与画笔绘制的全流程。
🎛 Session View 中录制自动化
在 Session 视图中录制自动化,必须打开轨道的录音按钮,并点击 Session 的录制圆圈(在 clip 插槽下方)。此时进行推子、旋钮、效果参数的动作将被实时记录进 clip 中。
🎞 Arrangement View…[查看更多]
-
在数字音乐制作中,Ableton Live 以其灵活的工作流程和强大的实时编辑能力成为创作者的核心工具。本文整理了多个实用技巧,涵盖从节奏修正、音频编辑、轨道管理到性能优化等关键操作,掌握这些 Ableton Live 技巧,将显著提升我们在在录音、混音、编曲、现场演出中的工作效率与音质掌控力,是从“能用”到“精用”的关键一步。
🎼 1. 修正节奏
选中音频片段后,在 Clip 编辑器中手动添加 Warp 标记(黄色旗帜),然后拖动对齐到网格节拍。…[查看更多]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