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与布鲁斯的兴起「同时期音频录音作品」1920–1940

VFX大学 Logic,Ableton Live电影音乐制作社区 《现代音乐简史2:流行音乐演化》从节奏革命到全球浪潮 爵士与布鲁斯的兴起「同时期音频录音作品」1920–1940

#129202

追光
参与者

一. 爵士与布鲁斯的兴起(1920–1940)

这一时期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基阶段,两个源头尤为关键:非洲裔美国人的布鲁斯传统与新奥尔良孕育出的爵士乐。它们共同构建了节奏、和声与即兴演奏的基本范式,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摇滚、R&B、灵魂乐乃至嘻哈。

布鲁斯(Blues):蓝调的叙事传统
起源与特征:布鲁斯源自奴隶解放后南方黑人口头文化,其旋律结构常以12小节为主,运用“蓝音”(Blue Notes)下行的旋律音阶,歌词常诉说苦难、爱情与抗争。

音乐特征:I – IV – I – V – IV – I等常见和声走向;强烈的声线与情感表达;简洁伴奏,常见吉他、口琴、钢琴。

代表人物与作品
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Cross Road Blues〉

Robert Johnson Crossroad.1936.11.23–25

Bessie Smith:〈Downhearted Blues〉

Bessie-Smith-Down-Hearted-Blues 1923.2.16

Lead Belly:〈Goodnight Irene〉

Lead Belly Sings "Goodnight Irene" 1933

爵士(Jazz):即兴的艺术
发展与地理中心:20年代的新奥尔良、芝加哥与纽约是爵士的三大枢纽,爵士融合了布鲁斯、军乐、拉格泰姆等风格。

早期风格分化:迪克西兰(Dixieland)强调集体即兴;摇摆乐(Swing)更注重节奏律动与编制化。

音乐语言:和声丰富度提升,使用七和弦、九和弦等;即兴演奏成为核心(Improvisation);节奏多使用“摇摆律动”(Swing Feel)。

技术演进:电台、留声机的普及扩大了爵士的传播;乐队编制扩大,Big Band(大乐队)兴起。

代表人物与作品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West End Blues〉

Louis-Armstrong-West-End-Blues.1928年6月14日

Duke Ellington:〈Take the ‘A’ Train〉

Duke Ellington, "Take the A Train" 1941年3月16日

Billie Holiday:〈Strange Fruit〉(融合了爵士与社会抗议)

Billie Holiday-Strange fruit 1939年4月20日

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
禁酒令时期(19201933):地下酒吧(Speakeasy)成为爵士乐兴盛的温床;
大萧条时期:音乐成为情绪出口,布鲁斯与爵士为底层人民发声;
黑人迁徙:美国南方黑人北迁至芝加哥、底特律等地,也带动音乐风格的扩散。


意义:1、构建了现代流行音乐的蓝本;2、为后续的摇滚与R&B提供了旋律、节奏与表演传统;3、建立了音乐人即为“创作者”的职业身份认知;4、爵士乐在艺术性上的探索,也打开了音乐现代性的可能。